代表工作 - 共青城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官网
代表工作
代表工作

把牢“四大关口” 提升代表建议办理质效

2022-06-20 10:58:00

   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向本级国家机关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形式,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呼声最直接、意愿最强烈的集中反映。代表建议办理得好不好、快不快、实不实,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人大工作的整体成效。换届以来,共青城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创新,精准把牢代表建议提出、交办、督办、测评“四大关口”,步步跟进提时效、环环相扣促实效,有力推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实现新时代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提质增效。
   把牢建议“入口关”,让建议提得更好。一是广开言路,拓宽信息收集渠道。在共青城市三届人大一次、二次会议召开前两个月,由选任联工委专门编发工作通知,督促提醒各乡镇组织人大代表充分发挥来自各行各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紧紧围绕“岗位、学位、床位、车位、厕位”等全市“中心的事”和群众“心中的事”,深入基层、深入选民,通过集中视察、专题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切实摸清基层一线最真实的情况,了解选民群众最真实的想法,让提出的代表建议更合市情、接地气、顺民意。市三届人大一次、二次会议期间,共收到代表建议76条,其中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科教文卫体等民生领域54条,占比71%,彰显出暖暖的民生温度。二是精心培训,提高建议撰写质量。根据基层代表多的实际情况,共青城市人大常委会注重加强对代表的履职培训,增强代表的履职意识和履职能力,让每一名人大代表都有意愿和能力写出更多更高质量的代表建议。换届以后,及时举办新一届人大代表履职培训班,印发培训教材,并专门邀请省人大常委会选任联工委和省人大法制委员会领导授课;组织选任联工委负责人定期到各代表联络工作站开展“手把手教学”13场次,有针对性地对部分代表“开小灶”,精心讲解操作性强的参考模板、优秀建议范文,耐心解答代表提出的疑问,帮助代表把得准政策、写得清情况、提得好建议,真正做到为人民群众代言,为经济发展献策。为表彰先进,市人大常委会连续6年对优秀代表建议进行评比表彰,激发了人大代表撰写建议的热情和责任感。
   把牢建议“交办关”,让建议交得更准。一是会上严审,确保建议交得出去。在总结往届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共青城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完善并严格执行“三次审核、四个步骤”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程序、提升效率,实现了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代表建议的审定和交办工作。第一步,人大代表在规定期限内,按照大会秘书处统一发放的建议文本规范填写并签字确认后,提交所在的乡镇代表团;第二步,各乡镇代表团对收集到的代表建议进行初次审核,代表团团长签字后报议案组;第三步,议案组对大会所有的代表建议进行汇总并二次审核,议案组组长签字后报大会议案审查委员会;第四步,大会议案审查委员会开会进行三次审核并最终敲定,审定结果在大会闭幕式上印发全体代表。期间,对格式不规范、基本要素不全、政策法规把握不准的建议,一律要求重写,并标明具体原因,引导代表修改完善,确保每一件建议都符合规范、言必有物。二是会后速交,确保建议交得精准。共青城市三届人大一次、二次会议结束后两周内,选任联工委会同各乡镇代表团、政府办等,对代表建议进行一次集中梳理和登记分类,以“一览表”的形式将建议人姓名、内容摘要和承办单位等事项分解细化,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集体研究通过后正式行文发至各承办单位。针对需要多个单位联合办理的建议,按照建议的具体内容和单位的职能作用,精准选定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明晰各方责任,有效整合力量。文件签发后,第一时间召开代表建议交办会,市人大常委会分管的副主任和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就建议的办理程度、时限等进行面对面现场交办,将任务分解给各承办单位落实。
   把牢建议“督办关”,让建议办得更活。一是汇聚合力,提升建议办理实效。共青城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提高督办工作力度,着力构建人大、政府、承办单位和人大代表、选民群众等多方联动的合力督办工作机制,全过程广泛征求意见、商讨破题举措、公开办理情况,变“一家单打独斗”为“大家群策群力”。市人大常委会将每年5月份定为代表建议办理“调研月”,常委会班子成员和相关委办负责人邀请提出建议的人大代表、选民代表和行业代表组成调研组,以“一事一策”、实地察看和督办“回头看”等多种方式,面对面督办,点对点支招,督促承办单位对有条件解决的立即解决,当下不能解决的向代表解释清楚并列入今后工作计划,真正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二是重点督办,发挥以点带面作用。每年交办会后,共青城市人大常委会班子成员每人主动认领至少一条综合性强、办理难度大和社会关注度高的代表建议作为重点督办件,督促相关承办单位认真研究办理,尽快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以部分重点督办件的办理带动整个建议办理工作的提质增效。换届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班子成员共督办代表建议8条,有力推动一批教育医疗、交通出行、生态环境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解决。比如,代表提出的“关于规范共青城市纺织服装行业用工的建议”,在市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人的重点督办下,市人民政府专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成立服装产业办,完成服装协会换届,推动企业和工人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大大规范了行业用工秩序,2021年全市纺织服装行业取得主营业务收入272.8亿元的好成绩。
   把牢建议“测评关”,让建议落得更实。一是民意测评,力求代表真正满意。每年年底,共青城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对相关承办单位本年度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以往“重答复、轻落实”的问题得到根本性扭转,推动办理工作从“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代表建议答复率达到100%,办理总体满意率接近100%。对代表满意度低、实际效果差的办理件,督促承办单位重新办理。对代表满意度高、社会反响好的办理件,纳入年度先进承办单位和个人评选范围,并予以表彰。同时,将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满意度测评结果、先进承办单位和个人名单予以公开,在每次人代会上以参阅材料的方式印发全体代表,并利用报纸、电视、政务官网等多种途径向社会公开。二是建章立制,强化结果综合运用。共青城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相结合,在办好一件件代表建议、落实一桩桩民生实事中的工作实践中开展定量和定性分析,不断思考和提炼工作实践中的新形式、新方法,逐步形成任务分解、调研答复、审核把关、跟踪反馈等全过程长效工作机制。在市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逐步完善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激励问责机制,将每年承办单位建议办理情况抄送市委办、市委组织部、市纪委监委、市考评办等单位,为单位和干部考核评定、评优评先、监督问责等提供参考依据,倒逼各承办单位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用心用情用力办好代表建议。